雍正七年清明,桃源村的老槐树又开花了。粉白的槐花簌簌落在青石板路上,像撒了一地碎银子。我蹲在井台边洗菜,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。回头一看,是隔壁王婶家的闺女秀儿,她怀里抱着个蓝布包袱,面色苍白如纸。
"彩姑,"她声音发颤,"我要走了。"
我手里的菜帮子"扑通"掉进井里,溅起一圈涟漪。秀儿定亲才三个月,男方是镇上周员外家的独子,听说下月就要过门。这时候说要走,莫不是出了什么事?
"咋回事?"我攥住她手腕,触手一片冰凉,"是不是周公子欺负你了?"
秀儿摇头,眼泪砸在包袱上:"不关他事。是井里的...那个人..."
话音未落,井里突然传来"咕咚"一声闷响。我浑身汗毛直竖,仿佛看见水面下有团黑影在游动。秀儿尖叫一声,包袱脱手掉进井里。等我探头去看,水面已恢复平静,只漂浮着几片嫩绿的槐叶。
那天夜里,秀儿失踪了。王婶哭天抢地说看见闺女被个白衣女子拖进了井里,村正带着青壮下井打捞,却只捞上来她的绣花鞋。鞋帮子上绣着并蒂莲,针脚细密,正是秀儿上个月给周公子纳的定亲信物。
从此,桃源村的古井成了禁忌之地。天一擦黑,没人敢靠近那口泛着冷光的石井。可每隔七七日,井里就会传来女人的哭声,像是在唱一首古老的歌谣:"槐花白,井水凉,奴的情郎在何方..."
十年后的清明节,我正在灶间烙饼,听见院外有人叩门。开门一看,是个穿灰布长衫的年轻书生,腰间别着柄褪色的油纸伞。他摘下斗笠,露出一张清瘦苍白的脸:"请问,这里可是桃源村?"
"正是。"我打量着他,"公子从何处来?"
"在下姓张,名立,"他作了个揖,"特来寻一位故人。"
话音未落,东厢房突然传来瓷器碎裂的脆响。我心里一紧,忙道:"张公子稍坐,我去去就来。"
东厢房里,老娘正蜷缩在炕角发抖,地上散落着碎瓷片。她枯瘦的手指着窗外:"秀儿...秀儿回来了..."
我顺着她的目光望去,只见古井方向腾起一团白雾,白雾中隐约有个白衣女子的身影。她长发垂腰,面容模糊不清,正缓缓向这边飘来。
"娘别怕,"我握紧她颤抖的手,"那是井里的女鬼,十年前就有了。"
老娘突然抓住我的手腕,指甲几乎掐进肉里:"你不懂!她不是鬼...她是..."
话音未落,院门"吱呀"一声被推开。张立举着伞闯进来,面色比纸还白:"在下有要事相告!这女鬼...是我未婚妻!"
暮色四合时,我们三人围坐在炕头。张立从包袱里取出个檀木匣子,打开时一股子霉味扑面而来。匣子里躺着半块玉佩,雕着并蒂莲的纹路,与秀儿当年绣在鞋上的一模一样。
"这是十年前秀儿给我的定亲信物,"张立声音沙哑,"她说要等我考取功名就成婚。可那年春闱后,我回乡时只见到她的绣花鞋..."
我突然想起什么:"周公子不是..."
"周公子?"张立冷笑一声,"那不过是个幌子。秀儿爹娘嫌我家贫,逼她改嫁周员外家的傻儿子。她约我在井边私奔,可那天夜里..."
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,手帕上洇开朵朵红梅。我这才注意到他面色灰败,分明是病入膏肓之相。
"后来呢?"老娘突然开口,浑浊的眼睛里泛起精光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《皇长孙的团宠日常》《从那座韩城开始》《我能看穿万物信息》《从流浪地球开始的位面战争》《欢迎来到我的地狱》《坏了,被蛇蝎美人捡漏了》《攻略男配的正确方法》《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》【小紫书】《非洲创业实录》
抖音热书【douyinreshu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九州民间志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