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青接到命令,拿着刘州牧发的证明,军中兵符,大军集结。
二张互相猜忌,陷入混乱。卫青于是调兵遣将,排兵布阵,行诱敌之计。
两万来自渔阳上谷的幽州精骑,加上秦昊带来的雁门新军。卫青只看列队,粗略估计就有六万之众。
“秦家父子,驻守雁门数十年,这些人有马有装,士气高昂,光是列队行军的训练,就已超过一般军队。”
卫青站在远处,隐秘的打量着秦昊,还观察到了,传闻中的重瞳,稍微松懈了点,心中暗道:“此人少年成名,志向不小。而且眼瞳怪异,天生异象?”
“麾下战兵,皆是久战锻炼之兵,辽西边境,有如此雄才戍守,可保一时无忧。”
随后又皱起眉头,未雨绸缪一般,在心里念叨着:“张举,张纯,因为朝廷满足不了他的需求,便怂恿外族,联合北狄之兵,巨兵造反。使得幽州烽火四起,杀戮不止。”
“这秦子旭,已经当过一方主将,又在平黄巾贼时地位颇高,仅在秦温之下,但权利却在任何人之上。”
“幽燕之地苦寒之所,刘州牧虽有制约之权,但无制约之能。边地太守,为了应对如今的战局,权利逐渐提升,能募兵能安人。”
“掌管一地权利,兵强马壮,麾下能人不少。若他出生未寒,无亲无势,我倒没那么担心。”
“可他,如此年轻,却有与年纪相背的感觉。不仅当过重臣,领过重权,还有家族势力作为外援。”
“这太守之位的安排,真能够满足于他吗?”
该说不说,卫青身为大将,顶尖的统帅人才。不光是带兵打仗,应具备的眼光,能力不缺的同时,他还能将其运用。
卫大将军的判断,若是从后往前看,他的判断,可以说极为准确,从某种程度上而言,这是一种必然结果。
秦昊不光具备外挂,被父亲家族灌输的理念,以及心中的欲望与贪念。前者刻在他的身上,深入骨髓。
后者,是他自身的性格因素,及思想原因。随着他的能力越来越大,实力越强。这种念想会进一步加深。
那句话怎么说来着?人的欲望就像高山的滚石,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。
秦昊早就立下了志向,一个太守之位就满足了,那就太小看他了。
别说汉家故土,只要能做,他不介意,饮马北冰洋,登陆南极洲。利用系统打天下,做雄主,行秦皇汉武之道。
在卫青眼中
秦昊这种强者,有声望积累、别地外援,又有旧部重兵。受到的待遇偏低,更重要的是他并不是个庸才。
这一切条件,让卫青心中响起警铃,一切条件,让不免想到张纯,张举,除了人才这一条,以上条件他们皆有。
他还有两个比张举更好的优势:麾下人才众多,内部也没大的矛盾。
若是这样的人,任其发展,难免会成汉家大患。
再加上,卫青跟刘彻认识已久,更是亲戚关系,交往频繁。两个人身上,有非常多的相似点。
这种行为,这让卫青更加怀疑。
从身份上来说,他早已经绑在了,刘虞和刘彻兄弟俩的战车之上。
面对这个潜在的劲敌,主公的威胁,他不得不重视。
所以,卫青决定更改战术,将自己写下的诱敌之计,进行调整。
他要来个一石二鸟之计,卫青记得很清楚,刘虞请秦昊商议时,他不关注战情,反而观察。
看自己和外甥的眼神,有些怪异,可我们并未见面,也不曾不认识。这些行为虽然隐蔽,但逃不过他的法眼。
身为主将的卫青,让秦昊疲师出战,率领大军作为诱饵。同时,让他卸掉一部分步兵装甲。
轻装行军,不必死战,到时候边打边撤就行。
一切为他直捣黄龙做掩护。
秦昊清楚卫青的能力,听到这个计划,提出了一个问题:“卫将军,你去突袭敌军直捣黄龙,那援军是谁?”
“到时候你就知道了,反贼两张不足为惧,重点是那乌桓部酋。”
“只要将他击破,两张将再无强军,我们只需加速离间,对方自会把战机,送到我军手上。”
之后,卫青便不再多说,并给他指了个方向。秦昊碍于职权也不好逼问,但心中多少有些猜测。
而另一边
对于二人放纵的行为,对于完颜阿骨打深以为耻,如今又互相猜忌,不做备战。火气一下子
就窜了上来。
要不是他兵力有限,他早就独帅一军与汉军大战了。哪还要等到现在,手下的部落兵丧失了不少。
公孙瓒、公孙贺、刘虞……都开始修缮城池,以固守的方法,打防守反击,借助地利消耗敌人。
而他们守护的那些城池,不光坚固,是北方的重镇,也是一道道屏障。仅靠堆土山,驱人奴。
想攻破数千人驻守的军阵,有些困难。毕竟士兵都在二张手下,还是自己的盟友,没有命令,他真不好下手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【笔趣推文】《火红年代,开局大学演讲》《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》《我真没想离婚后带球跑》《精神病在废土当万人迷》【红月小说网】《穿书后成了狼孩》《团宠幼崽爱护计划》《捞尸人》《社恐对恋爱没有兴趣》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