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章,文房四宝,成绩(求追读)
晚7点。
姜哲带着小卡散步回来,坐在桌前,重新打开苗老师送给自己的礼物。
为完成每日学习积累,下午看完册页之后,就开始学习,之后又去吃饭,一直没有仔细欣赏箱子里的文房用品。
苗老师没有介绍这些东西,姜哲只能自己辨认。
箱子里的长条木格里,摆着七八只毛笔。
最大的一支是大号抓笔。
姜哲拿起抓笔,仔细观察。
抓笔外观大气,朴实无华。
笔斗笔杆是用整块的铁梨木,制作成高足杯形,杯口就是装笔头的笔碗。
在笔碗口的部分起两条棱线进行装饰。
笔身刻字——李鼎和抓笔。
笔锋毛料由羊毛和羊须组成。
这支笔的笔尖呈红色,应该是蘸过朱砂,笔锋根部保留了羊毛的颜色。
姜哲拿出直尺测量笔锋尺寸,长11厘米,直径2.6厘米,算是大号毛笔。
他放下抓笔,查看其他毛笔。
其他的笔有李福寿,李鼎和,周虎臣等牌子的刻字,笔锋材料包括羊毫狼毫等等。
这些毛笔都被墨或颜色染过,明显经常用。
姜哲觉得这些毛笔都有一个特点,朴实无华中透着精细。
例如,无论大小,每支笔杆上的刻字填色,非常认真,一丝不苟。
他打开电脑,查询这些毛笔上出现的品牌,得知这些都是几十年前的一些老牌子。
有些牌子今天还在沿用。
他曾经用过2o1o年之后生产的毛笔。
那个时候,已经开始大量使用尼龙丝,质量参差不齐。
好的太贵,差的无法使用。
他原本对文房四宝了解的不多,但获得馆阁体入门技能后,让他对于传统书画工具的选择和使用,有了一定的经验。
从外观判断,就知道这些毛笔都是上品。
姜哲放好毛笔,从箱子中取出一个花梨木的木盒,打开盖子,里面是一方自然型的八寸端砚。
砚池雕成淌池的形状,周边有浮雕的螭龙纹。
他看不出砚石的坑口,但能看出砚石材质滋润细腻,用食指轻扣,有木声。
箱子里还有一方绿色带有石纹的圆形小砚台,很像洮河砚。
砚池边缘有残留的朱砂,应该是专门用来研朱砂的器皿。
砚台旁边的两个格子里,放着白瓷的笔添和调色盘。圆形笔添造型厚重,中心凹陷。
调色盘为长方形,有五格,还带有搁笔的功能。
这两件白瓷文房也有不少年头,表面已经有开片。
可惜,姜哲不太懂瓷器,看不出制造时间。
接下来是墨块。
上一世,他参加书法培训,曾经买过徽墨,是市场上的样子货。
用样子货研墨,不止咯吱作响,还会把砚台磨花。
从那以后,他再也没有买过徽墨。
苗老师赠送的几块墨,明显和样子货不同。
每块墨都已经研磨过,表面装饰非常精细。
最大的一方墨是方柱形,正面有万紫千红的描金文字,侧面有魔都曹素功墨厂的款识。
姜哲在网上查询,这块墨应该是魔都曹素功墨厂出产的特制油烟墨,由国画研究院定制。
还有两块长方形徽墨,正面分别有一唱雄鸡天下白和实事求是的填金文字装饰。
这两块徽墨已经有部分被磨掉,研磨部分光洁如同镜面。
第四块墨,是一锭很小的朱砂墨。
这三锭徽墨的侧面,有屯镇吴开文和屯溪胡开文的款识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《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》《成为神明的我只锤奇观》《仗剑独行斩鬼神》《我真没想穿越啊》《高武纪元》《北宋穿越指南》《泰昌大明》《动物世界四处流传我的传说[快穿]》《回到过去做财阀》《重回1958,打造世纪豪门》
抖音热书【douyinreshu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重生大画家,有系统就是任性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