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北宋女子创业记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抖音热书douyinreshu.com
块玉佩同庵里的住持师太抵换了一石籼米,开启了创业的第一步。因为有张二嫂他们助力,米粉事业进展很顺利,不仅村民很喜欢我们的鲜米粉,就连文老夫人也对此赞不绝口,给了我不少赏银。攒了一些钱后我便计划将业务拓展到朱仙镇。”
说话间,王文茵引着苏轼往山下走去,一路上遇见开垦梯田的流民都纷纷上来跟他们打招呼,态度十分殷勤。苏轼暗暗称奇,心说,看来阿茵在丰收村混得是如鱼得水呢。
王文茵将苏轼引到米线作坊内,带他参观做米线的流程。
“原先只跟村里人换粮食,我们做的都是鲜米粉,为了将业务拓展到朱仙镇,我便改良了技术,请穆叔打造了这台饸饹床子,专门用来压制米线。米线可以晒制成干米线,运输存储都比鲜米粉更方便。”
苏轼认真端看饸饹床子的操作方法,只见工人将一团粉白的米粉剂子放入床壶中用力下压,床壶底部的漏网内便榨出一缕缕细长的米线来。【注5】
“我记得北魏贾思勰所著的《齐民要术》里记载了一种‘粲’的做法:把糯米磨成粉,加以蜜、水,调至稀稠适中,灌入底部钻孔之竹勺,粉浆流出为细线,再入锅中,以膏油煮熟。这‘粲’同米线可有相似之处。”苏轼问道。【注6】
王文茵拍手道:“苏大人不愧是本朝第一美食家,‘粲’便是米线的前身,我只是稍做了一些改良。”
“称我美食家不如叫我吃货更顺耳。”苏轼大笑道:“不过我这个吃货只懂吃,却不曾知道口感粗糙的早籼米居然能用来做爽口弹牙的米线,这一点我可比不过阿茵你呀。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言内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抖音热书douyinreshu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